<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村子里的智慧“微”工廠
來源: 經濟參考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4-05-09

5月伊始,河北省新河縣西流鄉南馬莊村的“智慧方艙”內,新河縣眾樂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世青剛剛查看完金耳的長勢,又忙著給金耳補水。

經過智能化溫控種植的金耳,像一束束綻放的花簇,整整齊齊的“開”在艙內的種植架上。“現在金耳正處在轉色階段,再過20多天,等金耳變得金燦燦,就可以采收。”張世青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金耳,別名黃金銀耳,被稱為“菌中黃金”,營養含量是普通銀耳的20倍,也是近年來河北省新河縣踐行珍稀食用菌菇產業發展中探索南菌北種的新品種。

據張世青介紹,野生金耳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和西藏東南部1800米至3200米的高海拔地區,對溫度、濕度、光線、通風等要求都較為苛刻。“這幾年,我們新河縣一直在探索大棚人工種植,也能實現量產,但受限于各種條件,一年只能春、秋各種一季,產量無法得到保證”,他說,現在有了“智慧方艙”,一年能種植6到10次,產量有了明顯提升。

“智慧方艙”的全稱是“5G智慧微工廠”,別看艙內面積僅有36平方米,但其運用現代生物技術、信息技術、5G網絡等,能實現對食用菌生長溫度、濕度、氧氣、光照等各項生長條件的精密監測與數字化管理,創造最佳生長環境,實現金耳全年化生產。

“艙里面的溫度、濕度和光照等參數都可以通過手機遠程調控,有了出芽和轉色等階段的科學管控,金耳的產量自然就高了。”張世青說,與傳統大棚種植相比,智慧微工廠也能最大程度減少用工量,一個方艙采收時僅需4個人,而且一些60多歲的老年人也完全能勝任相關工作。

科技賦能,可為農業產業發展插上騰飛翅膀。2023年10月,新河縣探索建設了17個這樣的智慧微工廠。“今年我們持續加大建設力度,預計智慧工廠將突破100個,金耳年產值突破5000萬元。”新河縣委書記韓非介紹說。

科技助力產業振興,資金也是關鍵。新河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程鵬表示,在智慧微工廠建設上,新河縣這兩年爭取鄉村振興銜接、省級蔬菜產業集群發展和企業捐助資金近900萬元。

與此同時,稅惠政策也給了產業發展很大助力。“我們的生產規模不斷擴大,享受的優惠政策也越來越多,稅務工作人員經常上門服務,介紹新出臺的優惠政策,去年國家又延續優化完善部分階段性稅費優惠政策,我們擴大規模購買新型設備的資金也更寬裕了。”張世青說。

如今,“新河金耳”的名片越擦越亮,智慧微工廠也已經成為金耳種植的“樣板間”,通過批量試種,探索出一個可以復制的增收致富模式。

“去年合作社直接帶動東董村等5個村110名農民致富,間接帶動326戶農民受益,今年更多智慧微工廠投產后,我們有信心帶動更多農民增收。”看著長勢喜人的金耳,張世青臉上不禁洋溢出笑容。(記者 張莫


地方動態

第四次數據標注產業供需對接會暨央企走進國家數據標注基地(保定)舉行

算力與綠電協同:中金數據烏蘭察布打造中國源網荷儲一體化零碳算力標桿

2025數據服務業發展研討會在京召開

A股產業互聯網平臺公司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京成功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