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統籌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 讓中小微企業融資更加便利
來源: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作者: 發布時間: 2024-04-11

4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和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統籌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水平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李春臨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抓好《實施方案》的貫徹落實,統籌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深化信用信息共享應用,全面提升“信易貸”工作水平,進一步提升金融對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支持和促進作用,為增強發展內生動力、激發社會活力、提振市場信心,推進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四個加強”深化信用信息共享應用

中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生力軍,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促進創新創業的重要力量。李春臨表示,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等有關部門全面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持續深化信用信息共享應用,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網絡,深入推進“信易貸”工作,為推動緩解銀企信息不對稱難題,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提供了“信用方案”。主要做了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歸集。依托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歸集各類信用信息超過780億條,其中包括企業登記注冊、納稅、水電氣費、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繳納等金融機構發放貸款需要的信用信息。

二是建平臺。依托歸集共享的信用信息建設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指導各地建設地方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目前,全國平臺已與地方平臺互聯互通,形成全國一體化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網絡,向金融機構依法依規提供經營主體的信用信息。

三是深聯通。推動21家全國性銀行機構與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實現互聯互通,實現信用信息安全有序向銀行機構開放,支持銀行機構對客戶精準畫像。

四是拓應用。推動融資信用服務平臺與金融機構合作,共同提升信用信息加工應用水平,深入挖掘信用信息價值,聯合開發基于信用信息的金融產品。截至2024年2月末,銀行機構通過全國一體化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網絡累計發放貸款25.1萬億元,其中信用貸款5.9萬億元。

李春臨指出,同時也要看到,信用信息歸集共享仍然不夠充分,現有共享信息不足以支撐金融機構對經營主體作出精準信用評價。一些地方建有多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導致信息重復歸集,銀行機構多頭對接,經營主體多頭注冊,增加了金融機構和經營主體負擔,也降低了金融服務質效。為此,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等部門起草了《實施方案》,近日該方案向社會公開發布。《實施方案》堅持構建以信用信息為基礎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按照“四個加強”的基本思路,推動為中小微企業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

一是加強平臺優化整合。強化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的信用信息歸集共享“總樞紐”功能,將全國一體化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網絡作為向金融機構集中提供公共信用信息服務的“唯一出口”。“整合功能重復或運行低效的地方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原則上一個省份只保留一個省級平臺,市級、縣級設立的平臺不超過一個。所有地方平臺納入全國一體化平臺網絡,實行清單式管理,減少重復建設和資源閑置浪費。"李春臨說。

二是加強信息歸集共享。進一步擴大信用信息歸集和共享范圍,將企業主要人員信息、各類資質信息,及進出口信息等十七類、37項信用信息納入共享范圍。著力加大國家層面"總對總"共享力度,加強數據質量協同治理。

三是加強數據開發利用。各級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按照公益性原則向金融機構提供基礎信息服務。建立信用信息歸集加工聯合實驗室,通過隱私計算等方式加強敏感數據開發應用,結合地方產業特點,有針對性地推出特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推動金融便民惠企政策通過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直達經營主體。

四是加強網絡安全保障。完善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管理規范和標準體系,提升安全風險監測和預警處置能力,切實保障數據安全。

"四大功能"幫助中小微企業以"信"換"貸"

李春臨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建設了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通過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應用,幫助中小微企業以"信"換"貸",就是以信用換取貸款。該平臺主要具備四個大的功能:

一是信用信息查詢。現在該平臺已經歸集信用信息超過780億條,按照公益性原則向金融機構提供信息查詢服務,緩解銀企信息不對稱難題。截至目前,全國平臺向有關金融機構提供查詢服務超過2.76億次,周均訪問量超百萬人次。

二是融資需求對接。智能匹配經營主體融資需求和銀行機構提供的金融產品,實現全國融資供需對接服務全覆蓋。"金融超市"欄目上線22個融資服務產品,可供經營主體自主選擇。

三是惠企政策直達。集中展示各類惠企金融支持政策,首批地方35項惠企政策實現在線申請辦理。分散在各個政府部門的惠企金融政策可以在平臺上查詢,經營主體能夠尋找適合或者具備條件的惠企政策進行申請。

四是融資增信服務。引入融資擔保機構和風險分擔資金池,首批地方20項增信及風險緩釋服務實現平臺"一站式"辦理。

四方面提升信用信息歸集質量

李春臨表示,信用信息是信用融資的基礎,為進一步提升信用信息歸集共享質量,將重點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擴范圍。在全面完成此前歸集任務的基礎上,根據金融機構對企業信用狀況進行"精準畫像"的信用信息需求,此次《實施方案》又提出新增歸集十七類、37項信用信息,并明確了歸集共享的具體內容和方式。這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下去的工作,將根據需要適時對信用信息歸集和共享清單進行更新,不斷豐富和完善這個清單,以便利金融機構向經營主體提供信用融資服務。

二是優方式。對已在國家有關部門實現集中管理的信用信息數據,要加大"總對總"共享力度,減少地方重復歸集工作量,提高信息共享效率。

三是強治理。加強數據質量協同治理,統一數據歸集標準,健全信息更新維護機制,著力解決數據共享頻率不夠、接口調用容量不足、部分公共事業信息共享不充分等問題,一定要確保數據真實、準確和完整。

四是重評估。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牽頭適時對各地方和有關部門的信用信息共享質效開展評估,持續提升數據質量,以高質量信用數據治理激活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潛能。

三方面推進平臺整合

近年來,地方融資信用服務平臺重復建設問題逐漸突出。

李春臨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重點從三個方面落實好《實施方案》相關要求。

第一,明確渠道。強化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的信用信息歸集共享"總樞紐"功能,統一歸集各類信用信息,并作為向金融機構集中提供公共信用信息服務的"唯一出口",目的是實現政府數據資源的集中高效利用,讓經營主體和金融機構更加方便和快捷獲取數據。需要強調的是,這個"唯一出口"有三個限定詞:一是政府部門,二是集中,三是公共信用信息。

第二,整合到位。對各地方功能重復或運行低效的地方融資信用服務平臺進行歸并整合,實行清單式管理,切實降低經營主體、銀行機構負擔,提高金融服務質效。這次平臺優化整合不是概念上、邏輯上的整合,而是要做到實質性的整合。云南省已率先完成省內各類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的整合,只保留了一個平臺,經營主體一處注冊即可便利享受相關金融服務,在全國起到了表率作用。

第三,加強督導。《實施方案》明確要求各地方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平臺整合工作,可以說是時間緊、任務重,各地區要抓緊制定工作方案,加快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定期跟蹤通報進展,加強督促檢查,確保整合任務按時高效完成。


地方動態

繼往開來新氣象 謀篇布局再出發 |2024年中國信息協會年中工作會成功召開

新起點·新征程——中國信息協會喬遷儀式圓滿舉行

2024數字政府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

政務熱線管理干部專題研修班于6月25日在喀什順利開班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