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福建:多項舉措發力 海事側營商環境再提升
來源: 福建日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3-12-25

12月22日,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優化海事側營商環境 助力福建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福建海事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吳蔚以及相關處室負責人介紹了近年來福建海事局在保障海上交通安全、優化營商環境、助力福建高質量發展方面的工作舉措和取得的主要成效,并介紹了新一批優化海事側營商環境的重要政策措施。

深化“放管服”,為企業群眾提供便利

福建是航運大省,現有注冊航運公司400多家,登記船舶3000多艘,注冊海船船員9.4萬余人,主要生產性碼頭泊位500個,經營主體和相關從業人員眾多。

“在優化海事服務上,我們積極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海事側營商環境,讓企業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吳蔚表示。

服務群眾、服務基層、服務企業,為企業船員辦證辦事提供最大便利。福建海事局法規規范處副處長左兵團介紹說,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福建推出了130余項便民利企的政務服務措施。

在全國率先實施省內沿海航行船舶“六證合一”改革試點,同時推行海事、船檢、運政三部門協同辦證工作機制,極大提升船舶證書的辦理速度,平均辦結時限從90多個工作日縮減到約20個工作日,平均可為一艘船舶節約營運成本近百萬元;實施船舶建造企業國外棄單船轉國內登記一攬子解決方案,為造船企業盤活資金20多億元。

今年福建海事局部署開展了優化營商環境攻堅工作,在充分對接港航企業和從業人員“急難愁盼”、福建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的基礎上,建立運行優化營商環境基礎工作舉措清單、重大工作舉措清單等“兩個清單”工作機制,推出新一批政策舉措,其中與企業群眾關系最直接、最密切的舉措13項。

例如,試點推行船員證書辦理線上導辦服務、開通船員證書申報“急事即辦”通道,進一步縮短船員參加適任考試的等待時間;推出船舶證書“全周期、全場景、全證書”一次通辦工作機制,推行船舶登記“不見面、不停航、不過夜”工作機制。以1艘萬噸級船舶計算,采取這兩項舉措,至少可以幫助企業節約營運成本50萬元以上。

“新的一批政策舉措實施后,將會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圍上為航運企業、船員朋友辦理證書及相關政務事項帶來便利和實惠。”左兵團說。

降本增效,護航涉海新業態

提高客貨運輸效率,實現“人享其行、物暢其流”,是航運企業乃至整個航運業的核心競爭力。助力企業降本增效,在發布會上,福建海事局公布了一系列新舉措。

大力提高船舶進出港通行及通關效率,將在閩江口施行船舶“即到即走”,在興化灣、南日水道試行“一次性船位報告”,推動實現船舶“直進直出、直靠直離”,進一步提升福建港口的船舶通行效率。有效提升“超大型油輪”進出港通行效率,將在湄洲灣推動同一潮汐進港兩艘“超大型油輪”,降低船舶滯港滯期的經營成本,預計每年可幫助企業減少成本近億元。

著力降低到港船舶的受檢成本。在近年來推行的“海事現場綜合執法機制”和遠程檢查基礎上,接下來,通過科技賦能,推廣利用5G終端、CCTV監控、無人機等對船舶實施遠程檢查,推動建設智慧監管平臺等,進一步降低船舶受檢成本。

隨著福建“海洋強省”戰略的深入實施,海上風電、海上光伏、深海養殖等涉海新業態蓬勃發展。

福建海事局通航管理處處長陳威介紹說,針對海上風電設施、海上養殖平臺在建設選址安全方面的技術規范缺乏依據的問題,福建制定實施全國首部《海上風電選址安全分析技術指南》和《水工船舶交通流分析技術指南》,為相關項目建設選址提供技術參考和指導。目前正積極研究制定《海上養殖平臺選址通航安全分析技術指南》,進一步促進海域資源高效利用。

全力支持“電動福建”建設,制定實施《集裝箱式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海運監管與服務指南》,保障寧德時代鋰電池新產品持續安全“閩產閩運”;探索采用“包裝散運”的方式解決出口運力不足的問題,保障相關新能源汽車順利出口海外。

“我們將對涉海新業態保持密切關注、進行深入研究,在審慎監管的同時,采取措施支持新業態健康有序發展。”陳威說。

優化環境,助力兩岸融合

依托海事專業特色,在對臺工作中積極發揮“開路先鋒”作用,福建海事局系統提出了服務對臺融合發展的28條舉措。

福建海事局指揮中心主任陳孝武表示,今年以來兩岸海上客貨運輸安全暢通,1—11月,共保障4957艘次對臺貨船、4452艘次對臺客船安全進出港,貨物吞吐量1644.5萬噸、集裝箱運量65.5萬TEU(標箱)、客運量65.15萬人次。

在海事局的幫助下,2家臺商獨資海員外派機構在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設立營業,推動臺灣地區船員申請換發大陸船員證書。“今年以來已為18名臺灣船員換發大陸船員適任證書,為4名臺灣同胞換發大陸游艇駕駛證,并推動兩岸高校聯合培養61名國際郵輪人才。”陳孝武說。

今年,福建海事局牽頭在海絲中央法務區廈門片區設立大陸首個涉臺海事糾紛解決中心,針對船員權益保護、水上交通事故處理、沉船或礙航物打撈、海商事合同履行、海上客運人身損害賠償、港口建設及作業以及涉臺新業態方面的糾紛,為臺胞臺企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務。

此外,福建海事局研究實施《海峽兩岸直航船舶航行指南》,為兩岸直航船舶提供詳細的航行參考和交通保障服務;持續推動閩臺高校聯合培養郵輪產業亟需的人才;擴大兩岸航海教育培訓融合,探索臺灣地區師資來閩授課。

“下一步,我們將研究出臺支持福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專項工作舉措,堅持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為兩岸融合發展作出更大貢獻。”陳孝武說。(記者 張穎)


地方動態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王金平赴日照開展產業互聯網專題調研

第四次數據標注產業供需對接會暨央企走進國家數據標注基地(保定)舉行

算力與綠電協同:中金數據烏蘭察布打造中國源網荷儲一體化零碳算力標桿

2025數據服務業發展研討會在京召開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