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是土生土長的貴州盤州市人。2021年10月,他在中國聯通六盤水市分公司通過層層篩選,被選拔到盤州市雙鳳鎮封家灣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開啟了參與鄉村振興工作的特別生涯。
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陳春是村里第一代大學生,憑借刻苦奮斗走出大山、改變命運。參加工作后,他依然保持著樸實與“土氣”,本以為干起基層工作駕輕就熟,可到封家灣村的第一天,在群眾大會上發言時,陳春望著鄉親們那信任的眼神,瞬間真實地感受到第一書記的重任壓在肩頭,原本浮躁的心態頃刻間平穩了不少。
陳春深知“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懷著收集村情民意第一手資料的想法,他第一時間入村開展獨立觀察、隨走隨停式的村情調研。在走遍村頭巷尾后,常年從事通信網絡建設工作的他發現,因處于大山之中,封家灣村通信基站少,村莊多處區域屬于網絡盲區,網絡信號較差,村民接打電話時常常遇到斷線、無法接通等問題。通信網絡不暢,導致村支兩委開展工作多有不便,群眾的生產生活更是受到很大影響。經過細致調研和慎重考慮,陳春向鄉親們承諾,從改變封家灣村通信網絡狀況著手,將數字技術融入鄉村振興,讓鄉親們在信息時代享受到實實在在的福利。
建設數字鄉村,首先要攻克的就是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問題。陳春向派出單位申請到48萬元援助資金,順利在封家灣村新建5個基站、54個寬帶箱子,架設光纜近30公里,消除了封家灣村長期存在的網絡盲區,真正實現了通信網絡全村覆蓋、入戶延伸,鄉親們的“斷網生活”一去不復返。
同時,陳春在調研過程中發現,封家灣村教育培訓設施不夠完善,黨員參與理論學習的意愿不強。他便積極向派出單位申請資金2.5萬元,修繕了黨建活動室,打造黨建文化墻,安裝了投影儀、高清顯示屏等設備。活動陣地的建設完善,有效提高了黨員參與學習培訓、支部活動的積極性。
封家灣村的鄉親們普遍過上了網絡新生活,但仍舊面臨一些煩惱。封家灣村行政區面積為5.93平方公里,由13個自然寨組成,有14個網格,總人口3392人,“面積廣、人口多、居住分散”的村情使得鄉村治理存在較大困難。
為解決鄉村治理難題,陳春再次開展深入細致的走訪調研,收集群眾關于村務管理、訴求處理、環境整治、鄉風文明等方面的所求所盼,足跡遍布全村978戶。經過與群眾代表、村支兩委的多次討論,打造數字鄉村的奮斗目標在陳春心中更為清晰了。他帶領大家編寫《封家灣村數字鄉村建設規劃》,計劃申請援助資金30萬元,在村里建設喊話喇叭、監控設備,引導廣大黨員群眾注冊使用聯通開發的“沃家云視”APP及“聯通數村”APP,通過“硬件+軟件”雙覆蓋,打造“廣播云+沃家云視云+數字鄉村云”一體化數字云平臺,以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振興、助力鄉村治理。
經過近一年的努力,數字云平臺終于建成。數字云平臺的引入,讓群眾更直接、更便捷地參與到鄉村治理中來,讓村干部更智能、更高效地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村支兩委依托“沃家云視”云平臺,可實時查看村內主要交通路口、人群密集區域、公共場所、村民院壩的監控畫面,了解公共道路安全、環境衛生、集體資產狀況。依托“聯通數村”APP的“隨手拍”“書記信箱”功能,群眾可將需要村支兩委辦理的事項上傳到“數字鄉村”云平臺,村黨支部書記接到群眾訴求后,按照職責分工通過“事務受理”平臺向村干部、網格員下發任務,也可通過“云喇叭”喊話直接處理群眾反映事項。截至目前,“沃家云視”云平臺已走進封家灣村200多戶群眾家中,“聯通數村”APP注冊量已達到1800多人,村支兩委通過“云喇叭”和“聯通數村”APP解決群眾訴求100余件。
現如今,“村情一屏調度、網格一鍵處置、群眾一機暢享、信息一瞬即達”的數字云平臺在封家灣村已然建成,鄉親們有了“云管家”,生活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上升。作為第一書記,陳春將繼續躬耕鄉村振興第一線,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在“云端”之上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秦鈺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