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6月29日電 (記者喬雪峰)“現在真是方便得很,孩子給我們網購衣服、鞋子,客車就幫著帶上來了,我們要給孩子寄點農家菜,當天就能收到。”重慶市綦江區郭扶鎮龍泉村村民老劉說。
近年來,我國在實現了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車、通郵的基礎上,各地又將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積極開展探索實踐,取得了良好成效,促進了農村交通運輸集約化發展,給老百姓生產生活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6月28日,交通運輸部、國家郵政局、國家鄉村振興局、中國郵政集團聯合組織召開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電視電話會議。會議指出,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是為農村群眾解難題、辦實事的民生工程,是暢通城鄉要素流動的重要抓手,是鄉村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對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和農業強國、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叮!”伴隨著一聲清脆的信息提示音,山東冠縣煙莊街道良友蔬菜基地經理成萬良熟練的打開了手機的線上銷售APP,“水果黃瓜5噸、西紅柿10噸、圓茄5噸、絲瓜3噸……”,他根據預售信息快速的記錄著需要在半日之內的發貨清單。
近年來,隨著電商團購平臺崛起,各地把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這讓外出打工的90后的成萬良怡毅然決然回到家鄉,開啟了自己的蔬菜電商之路。經過不斷嘗試與不懈努力,現階段線上渠道日供貨量達到100余噸,不但解決了本村本鄉鎮的農產品滯銷問題,還極大的解決了聊城地區及周邊的農產品滯銷問題,保證了鄉親們的利益。
事實上,今年2月13日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提出,要加快發展現代鄉村服務業,推動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
《意見》明確,加快完善縣鄉村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建設縣域集采集配中心,推動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大力發展共同配送、即時零售等新模式,推動冷鏈物流服務網絡向鄉村下沉;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新能源汽車和綠色智能家電下鄉。
今年4月份,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印發的《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2023年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中也提出,要加快推進農村物流體系建設,深入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
此次會議再次就客貨郵融合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會議指出,要扎實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加快完善農村交通運輸體系,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保障。要堅持因地制宜,加快構建功能集約、便利高效的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模式,暢通幸福出行、物流配送、郵政寄遞三個“最后一公里”。
會議指出,要建立協同工作機制,構建政府引導部門協同的工作格局。加強統籌規劃,打造科學合理的發展體系。加強場站資源共享,構建便民利民的基礎設施網。加強運力資源共用,構建高效便捷的運輸服務網。加強信息資源互通,構建供需精準對接的信息聯通網。加強上下游產業拓展,提升支撐產業發展能力。加強政策協同,完善長效穩定保障體系。
截至目前,全國共建成客貨郵服務站點5萬余個,開通客貨郵融合線路8000余條,投入代運郵件快件客車近3萬輛,農村貨運班車7000余輛,客車年代運郵件快件超2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