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7日,在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指導下,由中國信息協會主辦,中國信息協會信息惠民分會、中國信息協會大數據分會、中國信息界雜志社、中國數據中心產業發展聯盟承辦,主題為“以信息化帶動民生,務實推進信息惠民工程健康發展”的首屆中國信息惠民大會在京隆重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盧時徹,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副司長徐建平,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杜鏈,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何翠芹,中國信息協會特邀副會長兼信息惠民分會常務副會長何華康,信息惠民國家試點城市建設指導專家組組長寧家駿,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羅建中,國家衛計委規劃與信息司副司長張鋒,國家人社部規劃財務司副司長吳禮舵,工信部電信規劃研究院院長胡堅波,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副所長陳朝武,民政部信息中心主任陳光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信息中心原副主任郝力,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單志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副主任黃華波,國家衛生計生委統計信息中心副主任胡建平,北京市經信委原副主任閻冠和,海關總署科技司專家組組長任爾偉,電子政務云計算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連樟文、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原巡視員唐振興,國家人社部就業促進司副巡視員明宏,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委員會主任祝智庭,北京科技大學物聯網與電子工程系主任王志良,華中師范大學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劉延申,教育部科技司信息化處副處長舒華,北京市社科院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于燕燕,中央電教館基礎教育教學資源部主任黃旭光,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慧教育辦公室主任馮征;中國信息協會信息惠民分會專家委員會專家黃陽發、葉偉春、文金言、謝耘、鄧昳、廖剛;來自北京、天津、重慶、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四川、西藏、陜西、甘肅、寧夏、新疆等27個省區市的52個信息惠民國家試點城市的市政府、發改委、信息辦等單位的近300位負責同志以及8個省級發改委和相關部門的領導;部分信息惠民領域優秀企業高層代表等700余人出席了本次大會。會議由中國信息協會副秘書長傅伯巖主持。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盧時徹
在上午的主題論壇上,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盧時徹作了《以信息化帶動民生探索體制創新的典型經驗》的主旨報告,分別從城鎮信息化戰略的提出、信息惠民工程在城鎮信息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國信息協會在服務信息惠民建設中的定位考慮三個方面,深度分析和研討了信息惠民工程的重大價值和典型意義。
盧時徹會長指出,以城鎮為中心、以信息化為抓手、自下而上進行綜合體制創新試點,是我國改革進入攻堅期形勢下,國家應對體制的嚴峻挑戰所采取的重大戰略步驟。從總體上看,城鎮信息化實踐是國家體制機制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以城鎮為中心、以信息化為抓手,自上而下摸索差異化的典型經驗和體制模式的三大特征。
首先,城鎮信息化突出以城鎮為中心的改革實踐。按照我國的區劃,城鎮處在條、塊的結合部,縱、橫信息的交匯點。一方面較易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放寬政策,自上而下的先行先試;另一方面,作為體制改革的原型試點,城鎮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具備體制調整的綜合性、系統性和典型條件。因此,城鎮在體制創新實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從國家的立場看,城鎮信息化強調從國情出發,自下而上的摸索制度創新。正如經濟改革的起點是從農村的聯產承包責任制開始自下而上的擴展、完善的進程,城鎮信息化突出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過程,只有通過經濟發展、文化傳統、歷史背景不同地區的政策性試點,才可能摸索出差異化的典型經驗和相適應的體制模式。
第三,以信息化為抓手推動改革。依據信息化具有在激活內需潛力,催生、引領體制機制優化的先導作用,我們可以立足改革的全局,將城鎮信息化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來考慮。依此統籌城鎮的發展思路,將電子政務對政策環境的建設,電子商務對城市產業鏈的提升,電子社區對民生需求的再組織等形成一個有機的統一體。
盧時徹會長認為,當前,實施城鎮信息化戰略亟待解決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是從城鎮信息化工程建設的角度,如何統籌關于智慧城市、寬帶城市、人文城市、綠色城市等相對獨立的理念和政策要求,確立實施的主線;其次是從工程實施的角度,如何建立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統籌結構,對分散的公共服務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強化多部門協同服務;三是從開放政策的角度,如何確立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動力機制,培育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模式。
從城鎮信息化戰略角度來看,信息惠民工程是城鎮信息化的一次綜合啟動形式。它以解決社會廣泛關注的民生訴求為起點,以信息化為先導,構建一個中央和地方、政府和市場互動的相對完整的體系。這一體系以惠民生為中心,綜合整個城市的政務業務、商務業務以及設計業務等多種需求,將地方的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和電子社區的建設逐步納入到有序的實踐軌道。這一體系強調統籌發展,協同作戰,將中央部門的聯合推進機制與地方集中構建的公共服務平臺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整合相對孤立、分散的公共服務資源。這一體系強化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統籌力度,以城市的統一平臺為依托,推動跨層級、跨部門的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促進公共服務的多方協同合作,在對接中探索制度創新。這一體系確立了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原則,突出多元參與、開發競爭的發展格局。綜上所述,信息惠民工程建設是一個綜合體系,它在城鎮信息化現行的各種工程中占據著的特殊主導地位。
盧時徹會長表示,經多方交流和醞釀,中國信息協會于2014年底完成了下屬信息惠民分會和專家委員會的全部審批手續,決定以社會中介組織的角色,傾全力做好信息惠民工程的服務工作,力求使自身成為這一新興的系統化業務中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高技術產業司副司長徐建平
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副司長徐建平同志在主旨報告中對下一步國家信息惠民工作提出四點指導意見:
首先,以信息惠民為主線,統籌加強信息的頂層設計。必須在城市一級加強信息化頂層設計和資源整合,打造信息惠民工程的升級版,使信息惠民工程逐步成為全人群覆蓋,全天候授予,一站式辦理的民生普惠工程;逐步成為促進簡政放權,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工程,成為優化城市資源配置,加強城市運營管理的智慧運用工程;成為培育新興業態,新經濟增長點的信息消費工程。
其次,以數據共享開放為重點,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惠民服務水平。推進數據開放共享和開發利用,不僅是信息技術的發展,更是管理理念,模式制度、體制機制的核心,要循序漸進,分布實施,逐步深化。政府作為大數據重要的生產者、擁有者、開發者和利用者,理應成為大數據時代的領頭者,帶頭開放數據,用好數據,管好數據,形成靠數據說話,靠數據決策的理念。要加大政務數據向社會開放共享的力度,為社會創新發展提供基礎和條件,激發全社會的智慧和創意,充分釋放數據紅利。要完善建立相關的政策法規,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保障數據暢通、安全的流通共享。
第三,以政策模式創新為突破口推動信息惠民,實現政府與市場雙輪驅動發展。信息惠民工程要以解決當前體制機制和傳統環境下的民生服務的難題為核心,突出體制機制和政策制度創新,要以解決問題為出發點,重點解決政策、制度、體制機制等深層次的矛盾和瓶頸,力爭在關鍵環節、核心環節上有所創新和突破。
其中,有兩點特別需要強調:一是關于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與定位的問題。要改變以往單純靠財政投資,政府大包大攬的老路子。提倡政府與市場雙輪驅動的發展模式,充分發揮政府導向性作用和市場配置創新資源的關鍵作用。二是關于中央和地方條塊結合的問題。要按照條塊結合、突出重點的原則,加強試點城市創建工作與專項行動計劃的銜接、融合,積極支持公共安全、養老及社區服務、健康醫療、社會保障、優質教育、食品與藥品安全、遠程醫療等領域的信息惠民項目先行先試,全面提升各級政府公共服務水平和社會的管理能力。
第四,以績效評價為抓手,切實保障信息惠民取得實效。實施信息惠民工程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今年是信息惠民工程全面推進的實施年,也是試點任務全面落實的成效年。相信通過中央各部門、各省市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夠將信息惠民工作組織好、實施好,逐步打造出公平、普惠、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務信息體系,以及開放透明、高效廉潔的政府治理信息支撐體系,指導民生保障,助推基本公共服務,實現覆蓋全國,連通城鄉,惠及全民,真正將改革的成果和信息發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群(以上根據錄音整理,未經發言者本人審閱)。
信息惠民國家試點城市建設指導專家組組長寧家駿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單志廣
隨后,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寧家駿、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單志廣、工信部電信規劃研究院院長胡堅波、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羅建中分別從信息惠民工程的頂層設計,信息惠民工程與智慧城市的關系,國家信息惠民工程的評價體系,信息惠民建設投融資理念和機制創新等方面作了主題報告。信息化專家張鵬、謝耘和胡奎作了專題演講。
在城市經驗分享環節,佛山市發展改革局副局長黎志軍和蕪湖市常委副市長曹哨兵作了經驗交流。
演講嘉賓(胡堅波、羅建中、張鵬)
演講嘉賓(黎志軍、曹哨兵、謝耘)
當天下午,大會還舉辦了健康醫療、社區服務和養老服務、社會保障與就業服務、公共安全、優質教育等5個平行分論壇,國家衛計委、民政部、國家人社部、公安部、教育部等政府相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和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對國家信息惠民政策進行了解讀;來自亞信科技、神州數碼、北大方正等知名企業的代表進行了專題演講;各試點城市的代表就本市在推進信息惠民工程的成功經驗、實踐當中面臨的問題以及具體需求和與會代表進行了深入交流。
健康醫療信息惠民分論壇主持人為中日友好醫院信息中心主任張鐵山,演講人為國家衛生計生委規劃與信息司張鋒副司長,國家衛生計生委統計信息中心居民健康卡處李岳峰處長等。
社區服務和養老服務信息惠民分論壇主持人為中國社會福利協會副秘書長田蘭寧,演講人為民政部信息中心主任陳光耀,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原巡視員唐振興,北京市社科院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于燕燕,北京科技大學教授王志良等。陳光耀主任介紹了關于組織實施社區服務信息惠民工程試點工作的情況,唐振興介紹了信息惠民工程對老年人的作用。于燕燕院長介紹了社區服務信息惠民工作的發展趨勢,王志良教授介紹了社區服務信息惠民工程如何建設和驗收。
社會保障與就業服務信息惠民分論壇主持人為國家人社部社保中心胡勁松處長,演講人為人社部就業促進司明宏副巡視員,人社部社保中心黃華波副主任,人社部規劃財務司陳悅處長等。明宏副巡視員的報告題目是“就業服務的互聯網+時代”,黃華波副主任報告的題目是“從社保全覆蓋看信息惠民工程”。陳悅處長介紹了社會保障領域信息化發展的現狀以及下一步工作的主要思路和想法。
公共安全信息惠民分論壇主持人為國家信息中心網絡安全部副主任李新友,演講人為公安部22局王沂濱調研員,公安部第一研究所陳朝武副所長等。王沂濱調研員做了公共視頻聯網建設情況介紹,陳朝武副所長介紹了大數據時代公共安全信息惠民的應用與展望。
優質教育信息惠民分論壇主持人為中國信息協會信息惠民分會副秘書長尚進,演講人為教育部科技司信息化處舒華副處長,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委員會祝智庭主任,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指導委員會劉延申副主任,中央電教館基礎教育教學資源部黃旭光主任,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慧教育辦公室馮征主任等。舒華副處長介紹了教育部在推進教育信息化方面的考慮和工作的進展,祝智庭主任介紹了在智慧城市概念下智慧教育怎么做,劉延申副主任介紹了如何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這個問題,黃旭光主任介紹了國家層面基礎教育資源建設和應用的情況。
此外,本次大會還邀請十幾個信息惠民試點城市提交文字材料供大會交流,并安排部分優秀企業進行了解決方案展示,受到與會代表的廣泛歡迎。
大會照片集錦
盧時徹會長(右)和徐建平副司長(左)親切交談 盧時徹會長(右)、何翠芹副會長(左)、徐建平副司長(中)
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杜鏈、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副主任寧家駿中國信息協會特邀副會長何華康(左)、發改委高技術司蘇大勇(右)
會議簽到、材料領取會議展位
大會會場
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杜鏈 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何翠芹 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陳宣慶
會議由中國信息協會副秘書長傅伯巖主持
分論壇—健康醫療信息惠民
分論壇—優質教育信息惠民
分論壇—公共安全信息惠民
分論壇—社保就業信息惠民
分論壇—社區養老信息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