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鄉村建設再迎升級。
近日,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啟動聯合制訂《數字鄉村建設指南2.0》,將圍繞信息基礎設施、農業全產業鏈數字化、鄉村建設治理數字化、鄉村公共服務數字化、鄉村數字文化、智慧綠色鄉村等方面,進一步完善內容、豐富案例。此舉旨在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決策部署,應對各地在數字鄉村建設實踐中遇到的新問題、新挑戰。
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著力方向和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數字鄉村建設近年來備受關注。
早在2019年5月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就印發《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對推進數字鄉村建設作出系統安排。為落實中央部署安排,2021年7月份,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等7部門共同發布了《數字鄉村建設指南1.0》,指導各地開展數字鄉村的建設、運營和管理。隨后,2022年1月份,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等10部門印發《數字鄉村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部署了數字基礎設施升級、智慧農業創新發展、數字治理能力提升等8個方面的重點行動。
總體來看,自《數字鄉村建設指南1.0》發布一年多來,各地參照文件內容及有關要求,立足本地實際,積極開拓創新,推動數字鄉村建設取得良好開局。與此同時,一些問題和挑戰也在推進過程中逐漸顯露。比如,相較城鎮地區而言,農村地區的發展總體滯后,基礎設施薄弱;在數字化治理方面,由于數據資源分散,數據整合共享、利用不充分,鄉村數字化治理水平偏低;在農業數字化方面,智能農機裝備適應性較差,新技術應用滯后,技術能力不足等,這些都阻礙著數字鄉村建設的進一步推進。而新升級的《數字鄉村建設指南2.0》將重點聚焦這些短板和薄弱環節,廣泛征求修改意見和建議,以更好地指導各地建設數字鄉村。
需要明確的是,加快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現代信息技術在廣大農村的應用,實現新技術、新要素、新商業、新農人、新文化、新農村的全面數字與智能化融合,是推動數字鄉村建設的重要思路。因而,在推進數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既要補齊信息基礎設施短板,滿足數字化的硬條件,也要優化軟環境,不斷豐富數字鄉村建設場景,讓數字化遍及鄉村各個角落。
具體來看,在“硬件”方面,要加大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深化鄉村光纖網絡、移動通信網絡覆蓋和質量,大幅提升鄉村網絡設施水平;加快推動農村地區水利、公路、電力、冷鏈物流、農業生產加工等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為農業全產業鏈數字化打好硬件基礎。
在“軟件”方面,要加快鄉村治理數據整合,建成數據共享平臺;推動“互聯網+社區”向鄉村延伸,提高村級綜合服務信息化水平;豐富數字技術應用于鄉村治理的具體場景,使各方面工作相互配合、優化運轉、協同整合,加快形成推進鄉村治理數字化的合力;發揮數字技術在人居環境數字化治理、生態環境安全維護等領域的監測功能,建設智慧綠色鄉村,推動鄉風文明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