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政府門戶網站發展論壇2009年12月6日在海南博鰲隆重召開。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盧時徹,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周宏仁,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進司司長徐愈,中央編辦電子政務中心主任伏寧,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杜鏈,商務部信息化司副司長聶林海,海南省編辦主任徐尊信,海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王靜,中國聯通集團副總經理姜正新,海南省信息協會會長靳東濱等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出席論壇。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打造以用戶為中心的政府門戶網站”。中國信息協會副秘書長蘇濤等主持會議。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盧時徹首先代表主辦單位致辭。
盧時徹指出,隨著90年代中期以來互聯網在我國的逐步普及,政府門戶網站建設開始起步。1999年1月由中國電信、原國家經貿委經濟信息中心等單位共同倡議發起的“政府上網工程”掀起了我國最早一波政府網站建設熱潮。2008年中辦發17號文件,作為指導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綱領性文件,明確把政府門戶網站列為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重要內容。在17號文件的指導下,各級政府部門的信息化意識大大提高,政府網站建設速度明顯加快。2006年1月1日中央政府門戶網站正式開通。截至目前,中央政府各政府機構除了極個別特殊職能單位以外,全部開通了門戶網站;全國3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政府,各省區市政府的絕大部分政府機構,地級市(州)和相當一部分區縣都已開通了門戶網站,提供了不同程度的信息發布和網上辦事等服務。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統計,截至2009年1月,全國已開通45,555個中國政務域名(.gov.cn).縣級以上政府機構的網站擁有率達到80%以上,初步形成了中央、省、市、縣、鄉五個層級的政府網站體系。政府門戶網站建設的是電子政務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及時準確發布信息,不斷增加網上服務,積極吸引公眾參與,政府門戶網站已經成為政府面向社會的窗口,是政府部門開展政務公開和網上辦公的重要平臺,是政府密切聯系群眾,獲取公眾認可,提高執政能力和服務水平重要的重要渠道,是推進政府管理方式創新,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舉措,對于提高行政效能,加快行政職能轉變,便于實現公眾知情、參與和監督都具有重要意義。
盧時徹認為,經過十余年的發展,政府門戶網站建設取得了喜人的成果,政府網站的快速發展,顯示了各級政府利用信息技術加快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的意愿和行動。但是當前的成績只是階段性的,應該看到雖然政府網站在為公共服務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傳統體制的慣性,法律制度的缺失,部門協調的困難和信息環境不良等因素,仍然存在著總體發展不平衡,信息內容不充分,公共服務形式不豐富,業務整合度不高,網站運行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影響了政府網站服務水平等,有待進一步提高社會公眾對政府網站認知度和滿意度。因此,對于政府網站建設我們仍然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當前政府網站的發展不能再局限于技術層面的提升,單純追求網上技術呈現形式的疊加,而應當本著求真務實的態度在注重提供有效信息的基礎上進一步把著力點放在為公眾提供有效的政務服務上。通過打破政府部門的職能分工界限,對傳統政務服務業務流程進行重組和改造,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呈現給公眾“一站式”的便民快捷的政務服務,實現向“服務型”政府網站的轉變;通過從數量增長到質量提升的轉變,從信息上網到服務創新的轉變,全面實現跨越式的進步和發展。
隨后,海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王靜代表海南省李國梁副省長致辭;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進司司長徐愈、商務部信息化司副司長聶林海、中央編辦電子政務中心主任伏寧,中國聯通集團副總經理姜正新等做主題報告,就“2010年的電子政務與政府門戶網站發展水平評估”;“加快信息化建設、提高政府服務水平”;“政府門戶網站與政務信息公開”;“政府網站的安全防護技術”等內容展開研討。
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周宏仁博士作了以《中國信息化的發展》為題的主題報告。
12月7日上午,來自地方的多位政府網站負責人就政府門戶網站建設做了經驗交流。
出席論壇的還有中共中央辦公廳、全國人大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務院法制辦、新華通訊社、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有關部門和單位的代表,全國各地除臺灣、澳門等五省區外包括香港在內29個省級行政區劃各個地方均有代表參加。
本次論壇由中國信息協會、政務和公益機構域名注冊管理中心主辦;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進司、海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支持:海南省信息協會承辦,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