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發改委:以市場化方式推動北斗產業全面應用
來源: 中宏網 作者: 發布時間: 2022-04-07

        中宏網4月7日電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相關負責人就“十四五”時期推動北斗導航產業高質量發展回應了社會關切問題。

  據介紹,北斗系統自1994年啟動建設,從北斗一號、二號到2020年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歷時27年。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著眼于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是為全球用戶提供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空間基礎設施。經過多年建設,已于2020年7月正式開通服務,目前在軌服務的北斗衛星共計45顆,空間和地面基礎設施均已形成較為完備的服務能力,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產業應用初具規模,海外市場拓展取得積極成效。據有關機構統計,到“十三五”末,我國衛星導航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

  北斗系統的建立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哪些方面的推動作用呢?

  在提升產品制造方面,國內以北斗為核心的導航與位置服務技術創新持續活躍,國產北斗芯片、模塊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支持北斗三號新信號的SoC芯片,在物聯網和消費電子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支持雙頻雙模的北斗導航定位芯片完成了各項關鍵性能的驗證,已經進入量產階段,性能再上新臺階。截至2021年底,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終端產品社會總保有量超過10億臺/套。

  在助力行業服務方面,北斗系統已全面服務交通運輸、公共安全、應急管理、農林牧漁等行業,融入電力、金融、通信等基礎設施,廣泛進入大眾消費、共享經濟和民生領域,產生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截至2021年底,已有超過790萬輛道路營運車輛安裝使用北斗系統,近8000臺各型號北斗終端在鐵路領域應用推廣,基于北斗系統的農機自動駕駛系統超過10萬臺/套,醫療健康、防疫消殺、遠程監控、線上服務等下游運營服務環節產值近2000億元。

  在便捷大眾應用方面,以智能手機和智能穿戴式設備為代表的北斗大眾領域應用獲得全面突破,包括智能手機器件供應商在內的國際主流芯片廠商產品廣泛支持北斗。北斗地基增強信息已進入智能手機,可實現米級定位。2021年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中支持北斗的已達3.24億部,占國內智能手機總出貨量94.5%。

  在完善政策法規方面,目前,已出臺與衛星導航相關的政策法規1000余件。全國北斗衛星導航標委會累計發布北斗領域國家標準32項、專項標準56項,有力支撐產品制造、工程建設、運行維護,推動北斗規模化應用和產業化發展;完成了國家北斗衛星導航標準體系修訂,為今后一段時期北斗領域國家標準制修訂提供依據。

  可以說,北斗產業已經滲透到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對于未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將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那么“十四五”時期北斗產業發展將要實現哪些任務目標呢?

  據介紹,“十四五”時期,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將緊緊抓住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和開通服務的重大機遇,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圍繞我國經濟轉型和社會發展重大需求,以推動北斗規模應用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為目標,提高北斗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優化完善產業生態,推動北斗應用深度融入國民經濟發展全局。

  完善產業創新體系。基于北斗應用需求和產業基礎條件,著力突破一批關鍵技術,打造龍頭企業帶動牽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結合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新信號體制、新服務功能,以創新應用帶動技術突破,統籌開展北斗產業相關基礎研究、應用技術研發,大幅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初步建成支撐北斗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學科體系、標準體系、能力評估體系,組建一批創新能力平臺,實現協同研發、產業融合、應用創新等能力大幅提升。

  構建融合應用體系。支持和鼓勵各行業、各領域圍繞落實國家重大戰略部署,推動建立完善“行業+區域”的北斗應用服務模式,構建基于北斗的綜合時空信息業務管理平臺和應用支撐平臺,實現北斗與各類應用的深度有機融合,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和國際水平的新業態、新模式。推進北斗在能源交通、自然資源、城市建設、生態保護、大眾消費等領域應用,提升北斗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同時,瞄準綜合性場景應用需求,強化北斗應用跨行業、跨區域整體性布局。

  健全產業生態體系。以市場化方式推動北斗全面應用,持續降低產品和服務成本,提升應用效能,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北斗應用技術研發、產品研制、系統建設,明確風險責任、收益邊界,加強績效評價,形成產業發展良性循環。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的骨干企業,帶動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促進新業態、新模式融合發展,形成完整的泛在定位導航授時及位置服務產品體系。

  建設全球服務體系。提升技術體系競爭力,實現北斗系統與其他空間基礎設施的深度融合,導航服務質量保障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支持北斗應用研發、檢測、認證、許可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完善北斗全球服務保障體系。充分發揮北斗短報文等特色優勢,面向應急搜救、遇險報警等需求,建立覆蓋全球的公共應急服務平臺,為海內外用戶提供優質服務。

  此外,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十四五”期間推動北斗產業發展方面的保障措施和政策支撐。

  加強統籌協調。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建立北斗產業發展統籌協調機制,加強技術攻關、應用落地、基礎設施建設、衛星頻率資源管理、標準制定、知識產權保護、安全保障、人才隊伍建設、國際合作等方面的統籌謀劃和協調推進。

  健全法律法規。研究制定衛星導航相關法律法規,規范和促進衛星導航活動,完善地基增強系統等各類設施和運營平臺在建設、運行、監督、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為北斗應用及產業化發展提供法律依據。

  完善標準規范。加快北斗應用有關標準制修訂工作,形成覆蓋全面、科學合理的標準體系。建立健全北斗產品和服務檢測認證體系及質量監管機制,推動第三方檢測、評估、監督機構建設。推動產品認證等合格評定服務的發展,健全政府、行業、社會等認證采信機制。

  強化政府支持。組織實施北斗產業化重大工程。研究出臺北斗服務的配套支持政策,積極引導社會資本為高成長創新型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在商業自主基礎上,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帶動力強、惠及面廣的北斗產業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推動產業投資機構和擔保機構加大對北斗相關企業的融資擔保支持力度。

  做好宣傳推廣。發布北斗產業發展白皮書,宣介北斗應用和產業發展情況。加強典型宣傳,大力推廣技術先進、安全可靠的北斗產品和解決方案。建設北斗科普教育基地,引導公眾了解北斗、認可北斗、使用北斗,提升北斗的社會影響力。堅持自主創新、品質卓越、特色服務,深度融入新時代北斗精神等文化內涵,努力將北斗打造成為全球品牌。

地方動態

《中國城市產業營商環境發展報告2022》正式發布

2023年第十七屆iCAN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在北京奧林匹克塔成功舉行

中國信息協會王金平會長一行赴國家信息中心拜訪交流

中國信息協會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七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京召開 王金平當選中國信息協會會長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