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算力網絡”“東數西算”等關鍵詞熱度不減。一直以來,我國高度重視算力發展,“東數西算”工程已經正式啟動,我國正積極構建以數據流為導向的新型算力網絡。打通“數”動脈,“一盤棋”統籌調度算力資源,作為網絡強國主力軍的信息通信行業當仁不讓。力,形之所以奮也。加快推動算力建設,將有效激發數據要素創新活力,為網絡高質量發展、行業應用不斷涌現、泛在終端互聯互通提供重要支撐,從而為數字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統籌布局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化
如何“一盤棋”統籌調度算力資源?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化至關重要。數智化進程催生海量數據,需要能夠提供多樣化、差異化服務的融合型計算架構,算力網絡應運而生。在新基建的大背景下,算力已被提升到像水、電、燃氣等一樣的基礎資源的高度。“基礎設施適度超前建設”是我國在交通領域基礎設施化過程中經得起實踐檢驗的寶貴經驗。算力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新生產力,同樣需要基礎設施化,從而為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注智賦能。網絡作為連接用戶、數據、服務的主動脈,與算力融合共生已成趨勢,只有筑牢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并賦予網絡擁有管控調配算力的能力,才能組成泛在、立體、隨用隨取的算力網絡,從而為重構以數據為中心的網絡格局提供廣闊空間。
算力基礎設施化的戰略意義毋庸置疑,然而隨著新型網絡業務持續涌現、算力需求飛速增長以及計算需求日益復雜化,云、邊、端的深度融合、默契配合是客觀要求,也是必然選擇。算力網絡涉及異構硬件和芯片、接入和互聯網絡、數據中心/云計算,以及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多產業鏈,觸及容器、微服務、云原生和DevOps(運維開發一體化)等開發模式,其整體設計布局必將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正如鄭緯民院士指出的,算力網絡發展是一個近中期的規劃,也是一個中長期的創新方向,需要繼往開來、穩步推進。
從整體而言,我國算力基礎設施規模已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算力供給存在結構性短缺,比如地區之間供需失衡、分布式算力占比低等,我國仍然面臨人均算力低的問題,需要在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網絡底座基礎上,整合云、邊、端等多層次算力資源,提供數據感知、傳輸、存儲、運算等一體化服務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以滿足不同業務在覆蓋、容量、時延等方面的差異化需求。
當前,計算產業和網絡產業相對獨立,算力網絡在標準路線、體系架構等方面仍處于起步階段,存在數據共享不夠、資源接口不統一等壁壘。需要電信運營商與算力提供商等產業合作伙伴,對算力度量、算力交易、算網聯合調度等關鍵技術進行底層梳理與標準制定,同時,需要設計算力資源開放共享的合理方案,以解決歸屬于不同運營方之間算力交易的信任問題,從而在算網協同過程中保障數據安全、信息安全。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在統籌布局全國算力“一盤棋”,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化過程中,還需研發算力共同體管理、算力測調和撮合交易系統,形成算力基礎設施化上的核心技術、基礎軟件和關鍵系統。這些關鍵基礎設施不僅是算力網絡發展的客觀要求和重要保障,也是數字經濟“高樓”平地起的堅實“地基”。同時,應加強建設關鍵技術驗證演練場,加快各環節關鍵技術從孵化到完善的全過程,從而形成一套可推廣的技術體系。
乘勢落子靈活調度網內服務
如何走好全國算力“一盤棋”?乘勢落子是關鍵。云和上云的各種應用、服務與承載網絡深度融合,是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基礎,是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的核心驅動和本質內涵。算力網絡基于泛在分布的網絡連接,通過網絡、存儲、算力等多維度資源的統一協同調度,為網內業務按需匹配算力資源,云和網是兩大基礎,二者相輔相成、互補互促。
從云化技術來看,對虛擬資源的編排是基礎,容器編排和算力編排是前進方向。不同于自動化概念通常專注于一個任務,編排處理的是端到端的流程,包括管理所有相關服務,負責保證高可用性、部署后期工作、故障恢復等,通過使用合適的編排機制,用戶可在服務器上或任何云平臺上部署和開始使用服務。算力網絡中的算力資源是泛在化、異構化的。X86通用服務器架構下的CPU計算單元、擁有強大并行計算能力的GPU(圖形處理器)計算芯片、FPGA處理器等都是算力網絡中的算力資源,但由于運行算法不同、處理數據類型不同等原因,需要建立異構算力統一標識和網絡標識的映射關系,以實現對異構資源的“一盤棋”統籌調度,從而為算力交易提供底層技術基礎。
需求升級倒逼行業發展,算力網絡也不例外。為了滿足對算力資源靈活承載和智能調度的需求,需要構建以算力為中心,融合SRv6(基于IPv6轉發平面的段路由)、應用感知等技術的智能化網絡,實現算網靈活、敏捷、高效供給。像“東數西算”這樣的國家級算力資源跨域調配戰略工程,需要按照算力網絡內的供需關系,通過對數據的流動進行管理調配,從而實現算力資源和計算任務的匹配。對于大數據中心來說,需要做到對算力資源和數據資產E2E(端到端)的流動和管理,而這離不開底層承載網絡的性能升級。
從網絡技術來看,需要增強網絡的資源感知與應用感知能力,向基于SRv6技術的網絡切片能力增強演進。隨著近幾年運營商對SRv6技術開展試點與部署,通信產業界也提出了“IPv6﹢”的發展理念與思路,為算力資源提供數據中心間端到端的按需調度能力。SRv6是利用IPv6及源路由技術實現網絡可編程的新型協議體系,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和可編程性,為未來智能網絡切片、確定性網絡、業務鏈等應用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算力網絡是云網融合發展的新階段,乘云網融合之勢,通過網絡的分布式協同來實現對算力資源的有效配置。隨著應用上云如火如荼地進行,國際國內互聯網巨頭大步進軍云計算,并積極布局邊緣云市場與服務。國內三大運營商將云網融合作為重要戰略,在云平臺基礎上,結合邊緣的網絡覆蓋優勢積極布局MEC(移動邊緣計算)平臺研發、邊緣業務服務、專網能力建設等領域,以網絡為底座支撐,結合網絡可編程特性和云原生輕量化計算特性,積極拓展網絡分布式協同能力,以實現對網內各種服務的合理靈活調度。
* * *
隨著“東數西算”工程全面啟動,以東西不同定位相互配合的新型算力網絡格局正鋪陳開來。算力網絡由概念大踏步走向落地成熟的過程中,需要夯實創新研發基礎、提升產業現代化水平、激發算力需求,需要凝聚產業共識、加強產業協作、繁榮產業生態。如今,社會各界全面擁抱算力網絡,圍繞國家級算力樞紐節點推進算網布局。在萬象更新的春日,算力發展正乘政策“東風”而起,統籌布局乘勢落子,為推進數字經濟繁榮發展注入新動能。(撰文/制圖 吳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