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種“跑路門”“倒閉門”現象頻頻出現,不僅給公眾帶來財產損失,也嚴重影響社會穩定。今年4月《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對教育培訓機構的資金監管提出嚴格要求。在資金監管過程中,如何通過數字化監管提高資金監管效率成為業內探索的方向。
近期,大灣區珠海市銀政數據安全融合資金管理項目成功落地,為資金安全有效監管提供了一種新模式。該項目上線試運行一周以來,平臺已安全保障托管資金規模超過20萬。項目的獨特之處是采用隱私計算技術,安全融合政府部門、培訓機構、金融機構多方數據,實現精準有效資金監管。
據了解,該技術由全球唯一華裔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院士提出,基于密碼學理論,使多個非互信參與方,在數據相互保密的前提下,對任意函數進行計算,實現數據的“可用不可見”“可控可計量”。近期,珠海市也率先在國內出臺首個隱私計算應用專項政策文件,提出培育一批基于隱私計算的數據應用場景,在保護各參與方數據隱私的前提下,促進多方數據可信協同,打破數據孤島,釋放數據價值。
在珠海市基于隱私計算技術的資金管理探索實踐中,珠海政務數據管理局和工商銀行共建了隱私計算平臺(多方安全計算平臺),并與珠海交通管理局、駕培機構多方合作、協同利用數據。學員直接將預付培訓費用繳存至駕培機構在工商銀行開設的監管賬戶中,當學員通過各科目考試后,駕校向工商銀行發起資金劃撥申請,銀行再以密文形式向政府部門發起學生駕考結果查詢,并以此為依據決定是否將費用清算給駕校。如此一來,銀行能夠在保護用戶隱私的前提下加強機構資金過程性管理,防范培訓機構“跑路”風險,從而開辟了資金監管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