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中科院已完成全球首顆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研制
來源: 中國新聞網 作者: 發布時間: 2021-09-07

中國科學院院士、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CBAS)主任郭華東9月6日透露,經過3年多努力,中科院自主研發的全球首顆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SDGSAT-1)已完成研制,后續將擇機發射。

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成立大會暨2021年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論壇當天開幕,全球首個以大數據服務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國際科研機構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

郭華東院士在開幕式上介紹新成立的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稱,研制和運行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是該中心五大任務之一,已完成研制的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通過晝夜全天時、多載荷協同觀測,可為可持續發展指標監測和評估提供先進的、開放共享的數據資源。

他說,作為全球首顆專門服務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科學衛星,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由中科院“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重大科技專項(CASEarth)負責研制,其擁有熱紅外、微光和多光譜成像儀3種載荷,具有300千米幅寬的數據獲取能力,11天可實現全球覆蓋,從而實現對地球上“人類活動痕跡”的精細刻畫,為表征人與自然交互作用的可持續發展指標提供強專屬數據支撐。

郭華東表示,對地觀測衛星數據是重要的大數據來源,針對可持續發展主要指標的特定需求,綜合論證和設計規劃可持續發展系列科學衛星,可為聯合國成員國提供可持續發展目標研究專有衛星數據。“我們建議國家進一步支持研制可持續發展系列科學衛星和衛星星座”。

據了解,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系列國家活動之一,“地球大數據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監測和評估成果展”也在國際論壇期間推出,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是展覽的一項重要內容。(作者:孫自法)


地方動態

《中國城市產業營商環境發展報告2022》正式發布

2023年第十七屆iCAN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在北京奧林匹克塔成功舉行

中國信息協會王金平會長一行赴國家信息中心拜訪交流

中國信息協會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七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京召開 王金平當選中國信息協會會長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