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機構IDC近日發布了《2021年V2全球大數據支出指南》。聚焦中國市場,IDC預測,中國大數據市場2021年整體規模超1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14億元),且有望在2025年超過2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23億元),呈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
在五年預測期內,中國終端用戶對大數據硬件、軟件、服務的支出分布相對平均。至2025年,硬件預計將吸收中國大數據市場約40%的投資規模,超過軟件和服務,增長穩定;大數據軟件市場占比將逐年提升,2025年超30%的市場支出將流向軟件,五年CAGR達到26.7%。
在行業方面,IDC預計,2025年中國55%以上的大數據IT支出將來自于政府、通訊、制造及銀行四個行業。不同規模、行業和區域的終端用戶在內部的數字化能力存在差異,就增速而言,保險、通訊、政府等行業展現出了較大的發展潛力。
同時,IDC《全球大數據支出指南》將終端用戶企業規模由上至下分為了五個區間,從企業規模的維度對大數據支出情況做出進一步透視。其中,雇員超過1000人的超大型企業在五年預測期內(2021-2025)占據了整個中國市場支出的60%以上。與體量較小的企業相比,大型及超大型企業數據多、業務多、信息化基礎好。同時為保持競爭優勢,超大型企業在數字化轉型方面預算相對充裕,進而帶動了大數據支出需求。
IDC中國新興科技研究組分析師王麗萌認為,隨著互聯網經濟的升級和發展加速,政府、企業等終端用戶正在廣泛開展數字化轉型,完善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運用大數據和分析解決方案提升管理決策水平、改善內外部用戶體驗、支持創新應用,中國大數據市場支出將在五年內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