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一顆“智慧大腦”重塑鄉村未來
來源: 浙江日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1-04-07

        一顆“智慧大腦”重塑鄉村未來

  “畫中余東,遇見未來。”衢州市柯城區溝溪鄉余東村是全國首批十大農民畫畫鄉,也是余東鄉村未來社區建設項目的核心區域。4月2日,余東鄉村未來社區開放儀式在余東村舉行,一個具有農民畫特色的鄉村未來社區圖景在大家面前鋪陳開來。

  去年9月,柯城區啟動余東鄉村未來社區建設項目。如何打造鄉村未來社區?余東村廣泛借鑒國內外建設經驗,構筑了富有余東特色的一體化智能化大數據平臺——“鄉村大腦”,運用“整體智治”的理念,集合村莊、村業、村民完整的信息,打通了各平臺管理數據,為余東鄉村未來社區的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一碼通服

  提升服務實效

  車子剛到村口,我們就感受到了濃郁的農民畫畫村特色,道路兩旁一幅接著一幅的墻畫,構圖飽滿、色彩艷麗,與村子周圍的青山綠水相映成趣。

  “下車之后,你們不妨先掃一下路邊帶有‘余東鄉村未來社區歡迎您’字樣的二維碼。”余東村黨支部書記余斌告訴我們,游客掃碼后就能進入“余東導覽”,里面有余東地圖、余東導游圖、群眾信箱等板塊。“你們目前的位置在哪里?應該怎么游玩?去哪里就餐住宿?通過這個平臺都可以獲得完整的信息。”

  我們好奇地試了試,進入頁面后,點擊群眾信箱,填報了一項問題“請問農民畫哪里可以購買?”不到5分鐘時間,我們就收到了回復:“這是我們余東特色文創產品的購買鏈接,您可以在線預定購買。”

  余斌介紹說,依托農民畫特色村優勢,4000多平方米的中國(余東)鄉村美術館已于去年開館。現在,以旅居為特色的余東鄉村未來社區已經迎來了越來越多的游客。為了解決大家各式各樣的問題,他們在村里的大小景點都設置了二維碼,只要游客拿起手機掃一掃,任何辦事需求都能上傳到“鄉村大腦”的智慧便民板塊,值班員看到后會及時解決。讓游客的辦事時間縮短,辦事效率提高。

  衢州本土油畫家朱利明就真切感受到余東鄉村未來社區的“聰明”。今年1月,朱利明來到余東村游玩,被濃厚的農民畫繪畫氛圍吸引,就通過掃碼提交了想要租個場地開畫室的需求。10分鐘后,相關工作人員就聯系上他,表示有一戶村民有閑置房子要出租,正好符合他的需求。如今,房子正在重新進行裝修,不久之后,朱利明將在余東村擁有一間“油畫工作室”,他也將成為這里的“新村民”。

  數字賦能,一碼通服。“‘鄉村大腦’通過二維碼收集游客和村民的辦事需求,進行精準對接,提升了便民服務實效。”余斌說。

  一屏通覽

  激活發展動力

  “鄉村大腦”到底什么樣子?余斌帶我們走進了余東村智慧治理服務一體化中心,“喏,這就是‘鄉村大腦’。”

  一塊超大型電子屏幕占據了一整面墻,電子屏幕上下左右分區域顯示著數字黨建、數字產業、智慧便民、智慧治理4個板塊,關聯著產業信息、文旅信息、食堂流量等功能信息,中間是一張三維實景地圖,村落風貌盡收眼底,能夠實時感知整個村莊、村業、村民動態詳情。

  “別看這只是一塊屏幕,實際上它是一個大腦,有無數的‘神經元細胞’。村里的河道旁、路燈上、菜園里都布設了各類感知設備,形成了觸達鄉村各個角落的物聯感知網,歸集了環境、資源、天氣、出行等各種基礎數據,涵蓋農村發展和治理的方方面面。”余斌用鼠標點擊“鄉村大腦”數字產業板塊文旅信息,馬上顯示出:全村共6個旅游點,中國(余東)鄉村美術館月人流量3199人,竹編館月人流量5230人……余斌告訴我們,清明假期,余東村就通過“鄉村大腦”,提前預測村里幾個熱門旅游點的人流信息,及時發布預警,通知相關部門提早到位,疏導擁堵點,提高游客的體驗度。

  “有了‘神經元細胞’支撐,我們又打通了‘鄉村經脈’,將‘村情通’微信小程序、‘浙里辦’App、鄉鎮‘四個平臺’都接入‘鄉村大腦’,數據聯通、跨域聯動,實現‘數字鄉村一張網’管理。比如原本需要到縣鄉兩級辦理的社保信息查詢、工商執照申請等業務都可以在指尖、在村里完成。”余斌說。

  一腦通治

  重塑治理體系

  正當我們交談間,“鄉村大腦”的智慧治理板塊跳出一條事件信息:村里一農戶在屋旁焚燒草皮,存在安全隱患且污染空氣,請立即到現場查看處理。值班員馬光續立刻聯系網格員前往處理。

  馬光續介紹,這是村民通過手機拍一拍,將照片報料至“鄉村大腦”,當事件處理完結后,“鄉村大腦”就會實時更新狀態,自動在該事項后跳出“辦結”字樣。有人散養雞鴨、路燈不亮了、公廁缺少紙巾……每天,這些信息都能在平臺上顯現并得到處理。“就連流經村莊的大俱源溪的實時水位,我這里都能看到。當水位達到1.2米就會向村委成員、網格員發送短信提醒,水位每上升0.2米就會發送一次短信,這對于即將到來的汛期,特別有用!”

  依托“鄉村大腦”,村民、游客、監控都是智慧治理的“哨兵”。接收到上報信息后,工作人員會依據事件性質,通過“鄉村大腦”發送指令,實時與有關網格員或執法人員連線,必要時召集多方力量聯合處理直到辦結,形成全流程閉環管理。

  如何確保村民、游客自主自愿參與到問題反饋與處理中去?“鄉村大腦”還有一亮招——“信用積分”。對積極反映問題、參與治理的村民、游客,給予一定的信用積分獎勵。游客向“鄉村大腦”發布需求,可以獲得積分,網格員完成“鄉村大腦”指派的任務后,群眾可對網格員進行滿意度評價,表現好的網格員也可獲得積分獎勵。村民可以用積分兌換相應商品,游客可以用積分享受食宿優惠,“信用積分喚醒了村民與游客共享共治的主人翁意識,群眾參與村莊治理與公共事務的熱情空前高漲。”

  實時查看村情民情、及時解答游客問題,還可以拿起麥克風,實時與網格員進行視頻聯系,遠程開展矛盾調解……“鄉村大腦”有效打通未來社區基層治理、公共服務的“任督二脈”,初步實現智慧化的共享共治。據了解,自“鄉村大腦”運行以來,截至目前,已經接到600余件事項,辦結了近550件,辦結率達到90%以上。

  溝溪鄉黨委書記陳建鋒介紹,接下來,余東鄉村未來社區會在“鄉村大腦”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推進智慧物業、智慧養老、智慧娛樂等服務。

  數字科技,正在余東村描繪著一幅幅充滿生機的畫卷。(本報記者 趙璐潔)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