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飛飛勸春耕,舂鋤撲撲趁春晴。在山西,春天的田野和其他地方一樣,一片春耕的繁忙景象。開墾拓荒、培土育苗,農民彎下腰播種這一年的新希望、新盼頭。
山西曾是全國扶貧開發重點省,有呂梁山、燕山—太行山兩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10個深度貧困縣,3350個深度貧困自然村,28.47萬深度貧困群體。隨著脫貧攻堅戰的勝利,山西已經全面脫貧。這背后離不開政府及企業的支持,山西聯通便是其中重要一環。“我為貧困山村信息化鋪路”,山西聯通定點幫扶的108個貧困村全面脫貧,交出了優異答卷。
修好貧困山村信息通信致富路
“要想富,先修路”。進入互聯網時代,在網上“修路”,構建網絡信息扶貧體系,對脫貧攻堅作用巨大。山西聯通認為,“持續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的網絡建設力度,為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和民生改善提供網絡基礎”是脫貧攻堅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來,山西聯通在貧困地區完成網絡建設投資1.57億元。
常勝山村和南夭村是大同貧困山村中出了名的兩大難點,貧困像山,壓得村民喘不過來氣。兩個貧困山村自然條件惡劣、產業基礎薄弱、黃土丘陵氣候干旱,現有耕地多為旱坡地。貧困像一個巨大的袋子,緊緊地裹挾著這里的農民,而貧困并發癥——疾病、教育缺失等更是讓農民深受其害。
為了解決農民生活保障問題,山西聯通自2015年開始,依托企業優勢進行信息化扶貧,為兩個貧困山村建設光纖寬帶、新建基站,實現全村光纖寬帶網絡全覆蓋,讓廣大村民實現了互聯網生活;針對貧困村的土地和農業特點,山西聯通重點改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增加灌溉面積;為了改善村容村貌,山西聯通積極為兩個貧困山村建設標準化村級辦公場所,改善村莊公共設施,使村莊亮化美化,讓村民有了文化廣場,村莊的道路隨著燈光照明也亮了起來。
外場溝村位于大同市新榮鎮東南,由辛窯、里長溝和外場溝三個自然村組成,該村位于新榮鎮海拔最高處,常年大風天氣,由于地處偏僻、交通不便,信息和基礎設施相對滯后,集體經濟十分薄弱。大同聯通新榮分公司項目經理吳文勝介紹,由于外場溝村地理位置比較偏遠,道路多為崎嶇山路,給光纖線路架設施工帶來了很大困難,但是聯通工作人員沒有被困難打倒,在炎炎烈日下,他們自帶干糧,頂著高溫,用汗水換來了全村光纖線路成功架設,為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做出了積極貢獻。
“我為貧困山村信息化鋪路”,山西聯通進一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要實施網絡扶貧行動計劃,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讓扶貧工作隨時隨地、四通八達,讓貧困群眾在互聯網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獲得感”的重要指示。
數字化讓山村生活更美好
信息化高速公路通到了家門口,接下來就是農民更好地應用信息化產品,享受數字化生活。為了讓貧困群眾用得起通信服務,山西聯通進一步落實資費扶貧政策,推出一攬子適銷對路的產品與服務策略,設計了三款專屬資費落實資費扶貧政策。
與此同時,山西聯通助力山西省農業農村廳落實山西信息進村入戶項目,2017年至2019年共建成15000多個益農社站點,通過配置電話通信、電視媒體、計算機終端及寬帶服務,偏遠貧困山村的留守兒童和老人足不出村就能了解新聞、銷售農產品、了解農業資訊,進一步豐富了農民生活,提升了農村生活質量。
“我為貧困山村信息化鋪路”,不僅表現在網絡建設上,也體現在需求在哪里服務就在哪里的最深處。2020年2月9日上午,山西長治壺關聯通分公司大峽谷營服中心負責人接到了三個孩子打來的電話,疫情期間需要在家中收看學校的直播網課,但由于他們居住的壺關縣黃崖底村三澗上、鐵佛寺兩個自然村地處偏遠山坡,至今網絡未通。
“沒有網絡就必須新建,克服困難也要讓孩子們能上網課!”壺關聯通技術經理馬天亮在疫情當前沒有足夠物力、人力的支撐下依然做出決定,發出集結令,蹚過積雪和薄冰,以戰時速度火速進行皮線光纜布放、光纜接頭抽芯,19:30,所有二級分光器成功開通,為兩村新增寬帶端口24線,21:30,三澗上村寬帶成功開通,22:20鐵佛寺村27戶寬帶全部開通。聯通人前前后后僅用了不到12個小時的時間,就讓一條連通外部世界的寬帶連接起山村新生活。從此,村民可以興致勃勃地觀看IPTV電視節目,孩子們可以聚精會神地收看網課。
貧困山村的人們不僅感受到現代通信信息技術為生產生活學習帶來的巨大變化,更感受到聯通人急用戶所急、想用戶所想的央企情懷與社會責任。
農產品搭上信息化快車進城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建成了現代化網絡,用上了先進通信產品,就打下了科技扶貧、產業扶貧的重要基礎。信息化為貧困地區農產品插上了數字化翅膀,為農產品進城提供了重要出口。在山西聯通扶貧點上,聯通人輔導農民上網,運用電子商務平臺,辦微店、做微商,將特色農家產品從田間地頭送到城鎮菜籃子和餐桌上,收到了良好效果。
忻州是山西省貧困村、貧困人口最多的地級市,也是全省行政村通寬帶比例最低的城市。截至2016年,忻州仍有1795個行政村未通寬帶。近年來,忻州聯通人積極為貧困山村信息化鋪路,在偏遠山區跋山涉水,歷經各種困難,實現了寬帶、4G覆蓋目標。
信息路通了,農產品銷路也跟著來了!原平是忻州市代管縣級市。借助“互聯網﹢”平臺,政府、運營商、第三方平臺共同在原平農村地區推廣了“樂村淘”電商服務,把原平農村特色農產品酥梨、蘋果等推廣到全國。目前已實現原平電商村村全覆蓋,年銷量突破3萬噸。原平積極打造小雜糧、酥梨、核桃、大蒜等原平品牌,把當地傳統農產品推向全省、全國,網上銷售額已突破500萬元。
忻州五臺縣三教神村處于國家級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扶貧區域,經濟發展較為落后,村民增收渠道不暢,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忻州聯通在2018年完成三教神村3G/4G網絡優化的基礎上,又在2020年繼續對該村進行寬帶光纖覆蓋。互聯網為三教神村打開了一條連接外部世界的“天路”,使三教神村村民能更便捷地接收外部信息,享受網絡發展紅利。當前,村民已經開始利用互聯網實現農副產品的宣傳、銷售,加快了致富步伐。
山西聯通人喜歡把這樣一句話掛在嘴邊:脫貧不是終點,而是企業幫助農民走向富裕的新起點。“一年之計在于春,各地農民早春忙”。站在鄉村振興新的起點上,山西聯通人將帶領山溝里的村民擼起袖子加油干。站在田間地壟上,記者看到,聯通人正在與村民商量著今年鄉村振興工作的安排,這是一幅不負春光的美好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