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至28日,以“穩制造、強實體、開新局”為主題,第六屆中國制造強國論壇在保定市隆重舉辦,300余名國內制造業政企學研權威專家、精英翹楚齊聚保定,通過學術研討、專家對話演講、專業報告發布、產業對接推介、專家閉門座談會等形式,就國際新局勢、國家雙循環發展新格局下中國制造業如何對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重構,謀劃“十四五”制造業發展布局。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副主任蘇波;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劉利華;國家國防科工局副局長吳艷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鄔賀銓;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尤政;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單忠德;海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張建恒;中國船舶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杜剛;華北電力大學校長楊勇平;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建軍等出席會議。
河北省副省長丁繡峰、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保定市委書記黨曉龍、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張勁松、天津市政府副秘書長朱玉兵致辭。
本屆論壇由中國制造強國論壇組委會、保定市人民政府、北京市發改委、北京市經信局、天津市發改委、天津市工信局、河北省發改委等聯合主辦。
論壇上,李毅中、蘇波、劉世錦、吳艷華、鄔賀銓、尤政、單忠德、張瑞敏、張建恒、杜剛、魏建軍以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科大訊飛集團董事長劉慶峰,全國政協參政議政特聘專家、清華大學國際生物經濟中心主任、科技部生物中心原主任王宏廣,中外企業家聯合會會長、北京市朝陽區對外經濟合作促進會會長董斌分別作主題演講。
劉利華與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張彥敏,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工信部智能制造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屈賢明,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祝寶良,中國銀行戰略發展部副總經理、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宗良,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集團副總經理婁延春,圍繞“十四五”的制造業展開圓桌對話。楊勇平與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朱玉,石藥集團董事長蔡東晨,百度集團資深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經理李震宇,小米集團副總裁顏克勝,北京中關村信息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扈德輝,中重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冰冰,河北四通新型金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臧永興,圍繞促進京津冀區域產業協同發展展開圓桌對話。
京津冀的產業協同發展不是簡單的產業搬遷,而是產業的協同性。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京津冀三地將如何緊密聯動,高效協同,實現合作共贏?在對話環節中,朱玉認為要發揮北京創新資源優勢,以創新鏈帶動產業鏈、供應鏈,以園區鏈、政策鏈帶動服務鏈協同,加快形成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產業體系。在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聯動方面,數字化賦能京津冀傳統產業升級。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生命健康等領域為突破點,完善京津冀產業鏈規劃布局。資源的共享、信息的共享、市場的共享、技術的共享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個很重要的標志,三個地方瞄準一些重點領域,提出一些重要的項目,圍繞項目共同提出分擔的原則和方式。如此,京津冀協同發展就能夠走向規范化,走向可持續化。保定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大背景下,機遇、形勢、資源、動力等都在協同中發生質的改變。朱玉建議:一是堅定踐行新發展理念,營造良好創新生態,探索以制度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二是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積極引進外資外企,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探索建立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試驗區。三是協同推進“京雄保”發展,以一體化的思路和舉措打破行政壁壘、提高政策協同,探索構建跨區域聯動發展新格局。四是強化“醫車電數游”五大產業引領功能,更好發揮科技和產業創新開路先鋒作用,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五是構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構建一個容錯和柔性的創新文化。企業家是創新的主帥,專家是創新的主力,政府應承擔創新環境的主責,政府應該由主導變成主推,退后半步讓企業走到更前臺。六是做好外部政策和環境的培育。發展數字經濟尤其是對于傳統產業來說,還面臨著“會不會用”,“敢不敢用”,以及“安不安全”的顧慮和問題,要培養解決方案的服務商和運營商,采取一些政策鼓勵企業嘗試個性化產業道路。
現場國內首檔關注細分領域“隱形冠軍”的大型原創節目《隱形冠軍》正式啟動。2020中國制造年度盛典,揭曉中國制造“冠軍企業”、十佳品質“優秀企業”、工匠精神“傳承杰出人物”等獎項。
發展是第一要務,項目是第一支撐,論壇上,舉辦了重大合作項目簽約儀式,簽署7項重大合作項目,涵蓋醫療健康、數字經濟、文化旅游、新能源等重點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3月27日上午,與會人員參觀了保定市民營企業代表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企業代表河北京車軌道交通車輛裝備有限公司、高新技術企業代表河北同光晶體有限公司,以及“走近保定企業”“走近保定開發區”展覽。27日晚專家閉門會議,13位專家就保定經濟社會發展深入探討。
此次論壇共35家媒體現場報道,11家主流及地方媒體進行網絡直播,全網累計觀看量近2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