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1月16日電(記者 陳靜)記者16日獲悉,來自廣東惠城的朱阿姨在奉賢區行政服務中心,很快完成了異地提取住房公積金的申請手續。如果放在一周之前,她必須來回“折騰”2000多公里,回到惠城老家辦理。
朱阿姨是上海奉賢區與廣東惠城的“跨省通辦”新舉措的受益者之一。奉賢區方面16日告訴記者,該區與廣東惠城、江蘇江陰簽署了三方“跨省通辦”合作協議,破解三地企業與群眾辦事難、辦事慢、“折返跑”的問題,探索“長三角”與粵港澳大灣區跨區域交流合作新模式。據了解,這是上海積極探索長三角“一網通辦”后的新嘗試。第一批與企業發展、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高頻事項已經落地。
據了解,近年來,上海奉賢區不斷加大“一網通辦”的推進力度,部分數據和服務在全上海領跑。全區行政審批類1172項事項,100%實現在線申報,政務服務事項1440項已上線;“一件事”辦理已達45件;在上海首創的政務自助終端,目前已在全區分布80臺,線上能辦理1200個事項,其中155個實現無人干預“全自助”辦理。同時,“智能語音小助手”賦能終端,提升了“AI+一網通辦”服務能力。現管部門還拓展“隨申碼”場景應用,掃碼入“24小時自助廳”,掃碼在終端上辦“政”事,線上線下一體化,讓企業市民辦事更便捷。
“上海乃至長三角不斷探索的‘一網通辦’,讓區域內的民眾和企業辦事更方便了。而這樣的便利是否可以不局限于上海、長三角,讓來自更多地區的企業和民眾都能享受,一直是我們在思考的問題。”奉賢政務服務中心數據應用科科長顧曉燕接受采訪時坦言,去年,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設立,奉賢明顯感受到外省市的企業、人士與上海的來往更加密切,推出更大范圍的“跨省通辦”的緊迫感越來越強。
據悉,此次奉賢和廣東惠城、江蘇江陰聯合推出“跨省通辦”,三地按照“高頻優先、應上盡上”“線上優先、線下補充”“實現一批、公布一批”的原則,線下設立“跨省通辦”專窗,實現“收受分離、異地可辦”,線上開設“跨省通辦”專欄,充分發揮數字政府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作用,實現“一地認證、全網通辦”。
記者了解到,第一批“跨省通辦”事項中,可在廣東惠城、江蘇江陰辦理的奉賢民生事項有37項,涉及戶籍管理、婚姻登記、醫保、養老、公積金等方面。而在奉賢,可辦理33項惠城事項,其中民生19項,企業事項14項;可辦理江陰民生事項50項。
顧曉燕表示,今后,奉賢“跨省通辦”的受理點將進一步擴大,在全區的80臺政務自助終端上實現自助辦理。同時,第二批“跨省通辦”事項,三地也將在商討溝通后推出。此外,奉賢也正在與浙江平湖、安徽巢湖進行對接,進一步擴大長三角“跨省通辦”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