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辦案用好“硬科技” 銀川公安探索建設智慧警務系統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0-09-14

        “才兩年,破案方式升級了好多。”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良田鎮派出所所長馬守寶感慨。

  2018年12月,鎮上接連發生盜竊。有人趁夜間連續潛入蔬菜大棚偷水泵、電焊機,給群眾造成不小損失。嫌犯流竄作案,行蹤不定,很難抓到。派出所22名民警、輔警全上陣,摸排、蹲守足足14個晝夜,硬是在一座大棚里把犯罪嫌疑人“等”到了。那時,銀川氣溫徘徊在零下20多攝氏度。頂著嚴寒,靠著“笨辦法”破案的經歷令全所記憶猶新。

  今年6月初,鎮上有家農戶發現金首飾丟了。農戶住得偏,連什么時候丟的都講不清楚,上哪找去?兩位民警勘查走訪后,派出所啟動視頻偵查與數據研判,通過車輛軌跡分析與視頻比對,嫌疑人浮出水面。

  從22名警力蹲守14天,到兩位民警6天破案,科技在人們身邊織起一張立體的防護網。

  防患未然

  織密防控感知體系,大數據精準防控公共安全風險

  以良田鎮為例,過去全鎮巡邏一遍,要兩個多小時,現在只需要坐在指揮室調動屏幕,10分鐘便能“巡邏”完畢。“421路視頻監控,覆蓋了全鎮主要交通要道、集市、廣場、學校等重點部位。今年上半年,鎮上刑事案件發案率比去年下降了55%。”馬守寶介紹。

  近年來,視頻采集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人工智能研判技術發展迅速,把技術力量配到位、用充分,可以極大節省人力,滿足社會治安的新需要。

  “如今,偵查破案中,即便只拍攝到嫌疑人的背影,也能精確鎖定、追蹤。”金鳳區分局刑偵大隊民警馬瑋介紹,通過“雪亮工程”建設,銀川精細化布建了3萬路視頻,接入社會視頻資源兩萬余路,防控感知體系正不斷織密,目前破案貢獻率已超過40%。

  為了讓大數據的使用更加便利、真正做到因事而異,銀川公安針對全警種提供全業務系統的基礎性、通用性服務,也針對不同警種、不同業務系統,進行專業化、個性化服務。為此,大數據支持采用了“超市管理”模式,研判預警、應急處突、打擊犯罪、服務便民、治安防控等不同模塊就像商品,后臺分類管理就像倉儲,調用像下單,使大數據成為靈活、規范又開放的警務支持系統。以往一個民警需要打通多個部門才能獲得的數據,現經授權確認后,便可“一鍵調取”。

  據統計,2019年,銀川市公安機關僅利用大數據破獲的刑事案件就達8750起,由大數據支撐的破案率達90%以上。

  服務實戰

  前端感知、中端布防、后端研判,形成立體防控體系

  今年1月,一名可疑男子多次出入賀蘭縣奧林匹克公園小區。小區每天人來人往,為何此人卻觸發了智慧社區平臺追蹤,對他自動鎖定?

  賀蘭縣公安局經偵大隊民警楊沛亮說,“這個人行色匆匆,多次伙同不同的人出沒,密集和不同的人員同行。這些異常觸發了平臺提示,我們研判后認為確實有必要警覺。”

  經過縝密偵查,在小區一間出租房內,民警們發現了24名可疑人員,同時查獲了大量傳銷課件。原來,一伙傳銷人員剛剛到這里聚集。傳銷案件剛剛萌芽,就被警方抓了個正著。

  單純采用某一項技術,不能發揮其最大效能。銀川市公安局從前端感知、中端布防、后端信息處理等不同層面著手,讓技術手段集成起來打配合,形成一套立體的治安防控體系。

  依托“雪亮工程”,在銀川的城市制高點、大型商圈、學校周邊等人流密集區域,公安系統精準布建了大量前端感知設備,部署了三層防控圈。在公共交通方面,智慧防控系統實時掌握著全市1800余輛公交軌跡、停靠情況、車速,3214個站點高清監控等前端感知設備全覆蓋,保障群眾出行安全。

  智慧便民

  信息化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大數據優化社會治理

  “父親不見了!”家住西夏區興洲雅居小區的李師傅發現父親走失后,非常著急。老人患有老年癡呆癥,頭一天在小區散步,卻沒有回家。李師傅一家找了一整夜一無所獲,只好到南梁派出所報警。

  民警姬凱偉記得,來人很焦急,說老人本就患病,時間再長怕就危險了。多虧小區建有智慧社區平臺,平臺有一項“關懷人員功能”,經本人同意后,采集了社區孤寡老人等群體的信息。

  這時,此前采集的老人信息派上了大用場。通過智能視頻技術,民警很快還原出老人的行動軌跡,又聯動智慧安防門禁系統,發現老人一天前從小區南門離開。跟著行動軌跡和智能視頻追蹤,很快在西夏區同心路北側發現了老人。

  目前,智慧安防管控系統已覆蓋銀川386個小區,智能門禁、車輛識別、人臉識別等功能一一被集納進來,外來人員識別、異常行為預警等功能已在發揮作用。“視頻站崗”“鼠標巡邏”成為銀川不少小區的常態。

  有了強大的后臺數據,公安政務服務更便捷了,24小時“無人警局”可以做到交通、出入境、戶政服務等3類26項公安業務全部自助辦理。147項事項實現“零跑腿”,80%事項實現網上辦理,居民身份證、特種行業行政許可、出入境等業務辦理時限壓縮60%以上。

  此外,借助不斷強化的數據處理能力,銀川將簡易交通事故處理時間從90分鐘降為30分鐘、損失理賠周期從48小時降為6小時、民警日均出警量由113次降為50余次。在技術能力保障下,2020年1至7月,銀川全市現發命案破案率保持100%;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破案數、抓獲犯罪嫌疑人數、挽損數同比分別上升124.03%、87.11%、416.98%。

  (丁樂、張帆參與采寫)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11日 11 版)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