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由中國經濟信息社、中國信息協會、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藍迪國際智庫共同舉辦的“中國城市數字治理報告(2020)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中國城市數字治理報告(2020)》(下稱《報告》)由中國經濟信息社、中國信息協會、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藍迪國際智庫聯合推出。為落實中央要求、服務城市治理體系建設,《報告》通過建立指標評價體系,開展數據分析、調查問卷和案例研究,科學評估了現階段城市數字治理水平,集中展示了100個城市數字治理成效。
《報告》總結了當前國內城市數字治理水平呈現的三大顯著特點:一是二線城市借助數字治理“彎道超車”。從研究成果看,杭州、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數字治理水平領先,長三角區域數字治理水平顯著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杭州的周邊輻射帶動能力較強,湖州、金華、溫州、嘉興四個城市的數字治理水平各項指標均表現突出。二是城市數字治理總體水平仍然較低,且差異較大。數字治理是城市治理的2.0階段,代表未來發展方向,以東莞和蘇州這兩個非省會城市為例,其城市發展已經率先實現了數字治理2.0的進階。不過目前城市數字治理水平整體仍然偏低,相關城市應當抓住疫后機遇補足短板。三是數字治理水平總體呈現“東高西低、南高北低”格局,但這并不意味著數字治理在區位上存在“鴻溝”障礙。從中西部城市發展情況來看,抓住數字化機遇的武漢、鄭州、西安等城市已實現跨越式發展。《報告》認為,在數字經濟時代,三四線城市迎來更多機會。
在本次報告發布會上,與會專家圍繞《報告》內容,結合國內城市數字治理現狀與成效進行了深入交流,就如何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集思廣益。專家認為,城市數字治理水平的提升不僅涉及新興技術手段的運用,更需要相應地變革城市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朱玉副會長出席發布會并致辭。他在致辭中指出,“數字中國”是新時代國家釋放信息化數字紅利,實現現代化的新戰略,“數字治理”是建設“數字中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推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再創營商環境新優勢的重要引擎。
朱玉副會長認為,“數字治理”歸根結底在于切實解決百姓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人民滿意是衡量服務成效的“砝碼”,各級政府部門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推動政務一體化服務渠道有效融合,為便捷高效的政務協同和社會治理提供有力支撐,為人民提供更高效優質的公共服務,實實在在地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作為政府宏觀經濟管理和企業微觀經濟運行中間的重要平臺和紐帶橋梁,作為首批入選“數字化轉型伙伴行動”的行業社會組織,中國信息協會希望借助《中國城市數字治理報告》這個平臺,以開放姿態吸納社會各方參與,與眾多行業專家通過深入交流、深度對話、深刻思考,打造平臺、構建生態、賦能企業、服務建設,當好數字治理的服務員,政務升級的護航員,資源整合的聯絡員。
最后,針對未來數字治理的發展,朱玉副會長提出四點倡議:一是創新政務服務的方式;二是提升行政管理的效能;三是優化營商環境的手段;四是完善社會治理的科學支撐。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汪科為發布會致辭,他表示,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非常高興能夠與中國信息協會、中國經濟信息社、藍迪國際智庫,共同致力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究,推進新時代的數字治理。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今年新冠疫情在全世界爆發,我國借助數字化手段,及時、有效地控制住疫情的發展,為城市公共治理,成為世界各國數字治理典范。后疫情時代,充分發展新基建,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探索城市規劃、設計、治理以及運行一體化勢在必行。希望通過此次發布會,匯聚更多專家智庫參與到城市智慧建設當中,匯聚共識,共同發展。
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教授,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汪玉凱發表《提高數字治理能力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必由之路》的主題報告。他表示,城市治理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在數字時代,數字治理是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的重要路徑,正受到各級政府和市場主體高度關注。此外,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城市數字治理的轉型與升級。汪玉凱充分肯定了中國信息協會與中國經濟信息社等構建的智慧城市數字治理的指標體系,并提出未來立體化城市治理評價體系完善方向:第一,全面、立體的考評體系應該包含城市的數字化監管,包括城市社會管理水平、應急管理水平;第二,要對衛星遙感技術在數字治理中應用和趨勢給與足夠重視。
(發布會上嘉賓合影)
此次發布會還給出了國內城市數字治理方面的多個典型案例。早在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就發布全國首個“城市大腦”,探索運用數字化手段治理城市。2016年G20峰會在杭州召開,會上首次將數字列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議題。同年,杭州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城市大腦”,并以交通治理為突破口,希望打通信息資源,以數字化手段驅動城市治理。目前,杭州“城市大腦”已全面鋪開至警務、交通、城管、文旅、衛健、房管、應急、農業、環保、市場監管、基層治理等11大系統、48個應用場景。通過這些信息化手段,杭州的城市管理者能夠更高效地配置公共資源,精準做出科學決策,顯著提升城市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