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這桶燃油已經準備就緒,人工智能這臺發動機將如何發揮作用?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CCTV-9)正在熱播的《AI夢想曲》將為你答疑解惑,帶你從醫療、體育、工業、教育等五個不同行業及領域,了解AI與產業的融合進程。其中,由華宇軟件推出的AI教學助手系統首次通過電視屏幕與人們見面,短片紀錄了該智慧教學平臺助力華南理工大學實踐智能化、個性化教學的過程。
智慧教學系統:高校“因材施教”的探索實踐
智慧教學系統基于華宇法律人工智能平臺構建,由奕課堂和AI教學助手兩部分組成,圍繞課前、課中、課后,給教師和學生構建出一個全過程的智能教學環境,助力高校探索并實踐“因材施教”的目標。
“因材施教”,字典意思是針對學生的能力、性格、志趣施行不同的教學。在華宇看來,根據教學環境中的不同角色:學生與教師,“因材施教”一詞可以拆開解讀。
奕課堂:達成“因材”目標
“因材”是從學生角度出發,需要觀察每一位同學,發現他們各自的特點和偏好。然而,在當前 “一對多”的教學環境下,教師們要全面掌握所有學生的信息,明了他們優缺點之處,可謂是大海撈針。例如,當前教育體制是按照年級劃分,同樣五年級的學生,有些認知能力已經達到六年級水平,有些可能還停留在四年級,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任務,按照學生的平均能力進行統一教學的模式,僅依靠老師課堂提問和課后作業批改,并不能準確發現學生認知能力的差別。
由華宇全資子公司聯奕科技研發的奕課堂,恰好可以幫助解決高校現代教學過程課堂互動較少,不能全面獲知學生信息的難題。奕課堂可以無縫集成高校的各種信息系統,實時采集所有學生課前、課中和課后的數據,如課堂上學生板書的記錄、回答問題的好壞,以及課后參加的活動、借閱的圖書,從而給老師全面了解每一個學生提供可靠依據。
AI教學助手:實現“施教”目的
“施教”是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在“因材”獲得了學生信息之后,有針對性地教學。這時要解決的問題是幫助教師通過個性化引導或游戲化任務來教授知識。
AI教學助手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對奕課堂所采集到的教學數據,實時深度分析,識別各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及興趣偏好,并根據預先建立的學科專業知識庫,動態關聯及智能推薦相關知識點,同時利用學科知識地圖,借助游戲化學習的理念設計學習任務,輔助教師進行課前的指導、課后的復習,實現“施教”目的。
奕課堂與AI教學助手的有機結合,形成了更智能化的智慧教學系統,讓高校教師的“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達成真正的個性化教學。
法律人工智能平臺:“因材施教”的隱形助推器
智慧教學系統是基于華宇法律人工智能平臺所構建。該平臺融合了華宇睿元、智核、睿核和智鏈四大平臺能力,通過在法律行業的廣泛應用,不斷積累數據,并將數據、AI能力以智能化場景服務的形式輸出給法院、檢察院、司法、監獄、紀委監察委、公安等多個行業應用,實現了智慧+行業的深度循環,為法律行業注入智慧動力。自2018年發布至今,平臺已經為法律行業提供200+業務應用場景的智能支持,應用于全國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000余家客戶單位。
華宇法律人工智能平臺雖源于法律知識,但卻不局限于法律行業。一方面,華宇持續豐富法律科技網絡、深化“一體化法律服務平臺“、布局未來法律科技生態;另一方面,華宇已將法律人工智能平臺的知識檢索、語音視頻、語義分析、深度學習、知識圖譜、關聯聚合、智能推薦等功能輸出給其它行業,助力更多行業的智能化推進。
奕課堂在中山大學、蘭州理工、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東石油化工學院等50余所高校的上線使用;AI教學助手逐步在全國領域的法學專業推廣落地,證明了華宇法律人工智能平臺在教育行業的能力,也堅定了華宇運用先進技術推進行業智慧化的決心。
華宇認為,深入理解用戶需求,整合研發、問詢、服務等理念,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等技術所構建的AI平臺,可為教育信息化、法律科技化、政務智慧化等行業智能化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