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var>
<cite id="vnxft"></cite>
<var id="vnxft"></var>
<menuitem id="vnxft"></menuitem>
<var id="vnxft"></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listing id="vnxft"></listing></strike></var>
<var id="vnxft"><strike id="vnxft"></strike></var><cite id="vnxft"><video id="vnxft"></video></cite>
<var id="vnxft"></var>
我國全域高精度數字土壤數據庫建成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20-04-08

本報北京4月7日電  (記者蔣建科)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由該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牽頭,聯合我國12家專業科研院所,歷時21年共同完成了覆蓋我國全域的高精度數字土壤數據庫。據悉,這是我國迄今最完整和精細的土壤資源與質量科學記載。
  據成果第一完成人、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張維理研究員介紹,所謂數字土壤,就是數字化的土壤,它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方法,模擬、重現土壤類型、土壤養分等土壤性狀的空間分布特征。這一成果對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投入巨資完成的大比例尺土壤調查圖件及資料進行“搶救性收集”和“時空整合”,建立了多個數據庫,轉化為數字化表達,可滿足各行業對高精度土壤科學數據的迫切需求。
  張維理說,中國高精度數字土壤含九大圖層,具有多要素(多項土壤理化性狀)、高精度(100米數據)、時空維度(40年土壤空間數據)特征。數據庫能以1公頃為單元提供各地多項土壤資源與質量理化性狀,其中的土壤質量穩定性性狀,如土體構造、質地、母質、成土條件、土壤類型等,時效性達上千年,可長久使用。該項成果還為全國31個省(市、區)的農業、環境、自然資源管理部門用于實施耕地保護與地力提升、面源污染防治、土地整治、測土配方施肥、基本農田建設等國家工程,取得了巨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張維理表示,未來將高精度數字土壤加載到耕地機械、施肥機械和灌溉機械芯片中,可實現精確施肥、耕作與灌溉。利用土壤時空大數據,還可以對重點農區和流域實現分區、分類、量化管理,能在減少農用化學品投入的同時,增加作物產量,提高農民收入,在保證我國糧食安全、環境安全的同時,讓百姓餐桌上的食品更安全。
  《 人民日報 》( 2020年04月08日 12 版)


地方動態

第四屆信息技術及應用創新人才發展交流大會暨中國信息協會第三屆信息技術服務業應用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京隆重召開

2023(第五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在京成功召開

中國信息協會首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黑龍江省舉行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海峽兩岸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會在廈門舉辦

  • 協會要聞
  • 通知公告
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