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社會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依托自治區電子政務外網,按照項目建設總體框架,建成上聯國家、覆蓋自治區54家委辦廳局的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按照“數據集中、服務延伸”的方式,實現全區公共信用信息資源集中存儲和共享應用,保障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有效運行,形成良好的經濟社會發展信用環境。
自治區社會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一期一階段)已經完成了43家委辦廳局的數據采集前置機安裝部署調試工作,并與國家平臺成功實現數據對接。建設完成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會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包括4個子系統:信用中國(新疆)、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新疆)、信用數據中心管理平臺、地州環境支撐系統。自2016年6月開始建設至今,平臺采集數據約 3798413條,向國家平臺推送雙公示數據為1610174條,統一代碼基礎信息數據為1380360條,自然人1168739條,法人數量355564條,股東數量101950條。網站總點擊量為:42362余次,當前每日點擊量約為67余次。“紅黑名單”數量合計約為:3600余條。
根據2018年9月國家發改委召開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會議精神,我中心已編制完成自治區社會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一期二階段)項目建設方案,并完成招標工作。該項目將以一階段平臺建設成果為基礎,依托電子政務外網,利用更先進的技術手段和方法,建設機制更優化、覆蓋更全面、內容更豐富、應用更廣泛的全區社會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提升全區各地州歸集、共享信息的能力,建立起信用檔案管理、信用監測預警等多項應用服務體系,強化聯合獎懲,實現全面自動化流程,加強信息安全,發揮平臺在社會治理、民族工作等各方面的服務能力,緊緊圍繞總目標,貫徹落實總體建設要求,為新疆社會和諧穩定、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信用環境,提供更高效的服務能力。